网络问诊要克服“同病不同诊”短板
罗志华
2020年12月02日08: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张口腔内溃疡滋生的照片,拿给3个网络问诊平台上的若干名不同医生问诊,却得出了众多不同的诊断和处方开具。家住安徽的小李今年疫情期间帮助父亲使用网络问诊的经历,如今已经成为父亲抨击“网络不靠谱”的重要依据。(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作为一名医生,对同一位病人在网上得到不同的诊断表示理解。这是因为,口腔内溃疡可以确定为一种反应,其中一名医生认为是“口腔发炎”,这个用语虽然不太规范,但也谈不上有错。至于“舌炎引起的口腔溃疡”和“念珠菌感染”这两个诊断,也都符合炎性反应大类。
问题在于,诊断一旦深入和细化,就暴露出网络问诊的短板。口腔内炎性反应可以通过照片加以判断,但炎症是无菌性炎症还是由细菌引发,就很难如此判断。如果由细菌引发,则需通过检验等手段来加以辨别。但网络隔着屏幕,无法通过检验等手段来鉴别诊断,而医生的经验和直观印象容易出错,“同病不同诊”就很难避免。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诊疗只允许复诊、不允许初诊的原因。复诊意味着诊断而明确,医生只需按照诊断开处方即可。然而,诊疗不仅过程复杂,而且充满变数,复诊病人有时需要更正或增加诊断,原有疾病导致的并发症也属于新的次级诊断,这些都是复诊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对医生和患者造成困扰。
克服网络问诊“同病不同诊”短板,除了要坚守只复诊不初诊等规则之外,还需制定更加细致的规则。比如,对于复诊患者的并发症诊断,究竟算初诊还是复诊,应加以明确。
进阶版的互联网诊疗,应在现在的基础之上,多开发远程听诊、远程超声、远程检验等互联网诊疗专用设备,并通过医患协助等方式,在两方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互联网隔空诊疗。这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除了互联网诊疗设备需要创新开发之外,管理规则也要同步完善。
此外,互联网诊疗除了两端的医患,还应该鼓励第三方参与,比如,患者所在地的实体医疗机构和药店等。这样一来,互联网另一头的医生可以得到线下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协助,不仅能避免出现“同病不同诊”等现象,而且检查和配送药品等制约互联网诊疗发展的难题,也有望得到化解。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相关新闻
我国互联网诊疗服务加速发展
北京互联网诊疗服务可纳入医保 可线上实时结算
日本放宽限制实行在线初诊 费用与面对面诊疗相同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更重 上海医护注重早期发现炎症因子风暴
武汉同济医院开通“云门诊” 慢病、复诊和发热患者可线上问诊
“互联网+诊疗”来了
视频问诊、远程开药、送药到家……天津滨海新区批准首家互联网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启用智慧服务诊后管理体系 复诊处方可在就近药店取药
精彩图集